东风雪铁龙C3-XR小型SUV真是充满了吸引力,东风雪铁龙的第一款SUV就杀进了这块市场。
官方指导价:
发动机:
变速箱:6挡手自一体
油耗:
悬架: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独立悬架
雪铁龙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海外汽车品牌之一,近年来的市场表现却称不上惊艳,除了来自德、美、日、韩和中国本土产品的强力攻势,它自己车型数量较少、更新换代较慢是更重要的原因,就说在中国乃至全球日益火爆的SUV市场,东风雪铁龙一直迟迟没有应对之举,雪铁龙在法国本土也才刚刚有了两款紧凑级SUV,都是基于C4平台的Aircross和cactus,后者还是造型过于颠覆传统观念的小众化产品,别说和其他主流品牌比,就连它的法国老乡兼PAS集团内的伙伴标致也有了“XooB”系列的若干个车型。不过好饭不怕晚,一个多月前的广州车展上,我们终于见到了东风雪铁龙的第一款SUV,而且是瞄准当下最火爆的小型SUV市场的产品—C3-XR。
从车名上看C3-XR似乎与没有进入中国的小型车雪铁龙C3有些关系,但它其实建立在由C3所在的PF1平台进化成的EMP1模块化平台之上,同平台的亲戚包括新爱丽舍和东风标致301、2008等,轴距达到了2655毫米,远超2008的254。毫米,甚至超过了3008的2613毫米,因此厂家也有理由在媒体资料中将其称为紧凑级SUV。不过考虑到不到4300毫米的车长、11万元起的价格和1.6升的动力配置,它给自己设定的对手显然是福特翼博、别克昂克拉·现代ixz5、本田缤智等小型SUV。
其实对消费者来说,一款车属于哪个级别并不重要,他们关心的是在预算内它的造型、生产质量、空间、配置和动态表现等方面是否符合需求。C3-XR的外观设计在最大限度上保留了2014北京车展上亮相的C-XR概念车的风格,只有极少的几处细节有所变化。线面处理上遵循了雪铁龙家族以圆润为主的手法,倒也符合城市SUV的定位,但通过前后底护板、略带棱角的轮拱和黑塑料防护装置等获得了几分粗犷的感觉。狭长的前大灯(概念车上的LED变成了常规的卤素灯)与格栅饰条连为一体,视觉上拉伸了在同级中不算占优的宽度(1748毫米)。仿佛古代暗器的双四辐“旋动”轮毅是外形上的一大亮点。
受轴距影响的因素之一是腿部空间,有了上面的数据对比,对c3-XR自然不必担心。不过较低的高度(1542毫米,在几个主流对手面前是最小的)使得后排的头部空间略显局促,好在前排座椅可以进行大范围调节,驾驶员不会在这方面感觉为难。全景玻璃车顶是PSA集团的标志性产品之一,虽然不能打开,但也能带来宽敞的空间感和轻松氛围,找个没有雾霆的地方躺在车里仰望星海肯定是种享受。
C3一XR的驾驶室在设计上与新爱丽舍有着很高的相似度,包括中控台上各种开关按键的形状和布局、车门上的车窗开关等,当然在用材和质感上有显著升级。不得不说法国人在人机工程学方面还要向日本人多学学,对于胖些的驾驶员(例如本人)那个车窗开关用着就有些别扭(跟车宽不够也有关系),还有造型据说是来自飞机的手刹,虽然看着很新奇,但用起来不是很顺手。另一处不同于常规的设计是无钥匙启动按钮放在了中控台最左边,当然这点算不上不科学,不过它不仅体现了雪铁龙的运动基因(很多赛车是如此设计),也能让你假装自己开的是保时捷。
相对于之前那些“全新”或“较新”的东西,C3-XR的动力系统就是比较熟悉的老朋友了,86千瓦、150牛·米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配5挡手动或4挡手自一体变速器)和123千瓦、245牛·米1.6升THP涡轮增压机(配6档手自一体变速器)。我们试驾的是后一种。在增压器的帮助下,1400转/分钟起即可获得峰值扭矩,再加上仅有1200多公斤的车重,起步动作很是欢快,同挡位内的加速过程也很是流畅。“老朋友”的一个老问题是低速时升挡略显迟疑,不知雪铁龙何时能克服掉。一个值得赞扬的地方是六个配置级别中有三个都提供了有助于节油的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而且启动过程的平顺性优于我体验过的多数同类系统。
小型城市SUV有没有必要配备四驱系统?从成本考虑似乎必要性不大,但SUV相对于轿车的一大优势就是面对恶劣路况时的通过性,哪怕在它的生命周期中仅有几次也是有那套系统更令人安心,更何况还有较为常见的雨雪天气,所以这个细分市场中四驱系统并不少见。略显遗憾的是东风雪铁龙没有给C3-X R配备,但他们有自己的绝招,Gri pControl智能多路况适应系统(直译为抓地力控制系统)。它有公路、雪地、泥地、沙石和ESC关闭五种模式,看上去和偏重越野的高端SUV上的多路况适应系统很相似,不过它并不管理悬架表现,只是基于ESP电子稳定系统来调节两个前轮的动力分配和输出特性,但效果的确不错,在不均匀路面、沙地和不对称炮弹坑通过性测试中都表现出了稳健的性能。
前面说过“好饭不怕晚”,但晚了就必须做到好,要想后发制人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综合来看C3 -XR在不够完美的同时也的确拥有鲜明的长处,因此获得厂家期望的市场业绩应该不难。目前得到的消息是这款车是仅供中国市场的,但中国在雪铁龙有着重要的地位—销量占其全球销量的四分之—SUV也并非在中国独美,如果它真的异军突起,将来走向世界也并非不可能。
本文为“懂车之道”自媒体原创。
//懂车 用车 玩车 购车,还是急着买车的你,都推荐你添加“懂车之道”的公众号:
dongchezhidao